见蔡彩英同意自己的想法,简玉华暗地里松了口气,五点她实在是起不来。“小简你去割藤条吧,我去搓草绳。”蔡彩英道。“行。”简玉华点头。一通忙碌下来,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七点了。今天太累了,不想做饭,简玉华带着俩孩子吃的食堂。这样上山采秋的日子一连过了好几天,就连原本听到“上山”两个字就开始兴奋的顾承远都有些抗拒之后,他们总算是采摘完了附近山里大部分野果。终于闲下来的简玉华拿了件做了一半的衣服上隔壁吴家找王玉珠聊天。
普通的野秋梨个头可能只有五六岁孩子的手掌那般大,而这颗秋梨树上结的果子能有成人拳头大小。
好在这颗梨树长得十分高大,就算有人领先他们一步,这颗树上结的果子也足够他们所有人装满背篓了。
都是住一个院里的军嫂,就算不认识那也眼熟,几人彼此点头过后,两方人马便各站了一边,开始自顾自地往自己背篓里装秋梨。
几个孩子见有陌生人在场,也变得拘谨起来,开始乖乖地替自己娘亲摘果子。
简玉华的背篓原本就装了一些野葡萄,只剩下大概一半的位置能装秋梨,所以她是最先装满停下手的。
随后她扭头看了看,一旁的蔡大姐手脚麻利,加上有小辉在一旁帮忙,也已经装得差不多了。
另一边的吴淑月还在和树上的梨子拉扯。
简玉华弯腰将摘下来的几个秋梨装进了吴淑月的背篓。
“淑月,这几个大。”
这时的吴淑月也已经将看中的梨子给扯了下来,放进去之后刚好填满她小小的背篓。
“谢谢简姨。”
另一边的人来得比他们早,摘得也比他们快,先一步背着背篓走了。
而装满了吴淑月的背篓之后,简玉华又替蔡彩英摘了一小会儿梨子,直到实在是装不下了,蔡彩英才停下手里的动作。
“够了够了。”蔡彩英看着满满一筐的梨子,高兴道:“这么多,够我晒不少梨子干了。”
新鲜的水果放不长,晒成果干就能保存得更久一些。
“满了我们就下山吧,天色已经不早了。”简玉华道。
他们是吃了午饭才上山的,摘了葡萄又摘秋梨,现在应该已经快五点了。
简玉华替圆圆理了理沾了枯枝落叶的辫子,又替小远挽了挽袖口,俩孩子今天也算是玩得尽兴,衣服上都粘着有不少葡萄皮。
“回家了,再晚该看不清脚下的路了。”蔡彩英也道。
说完之后,她扭头看了眼身后还剩下三分之一果子的秋梨树,不舍道:“今天上山的人多,明天再来的时候果子肯定已经没了。”
品相这么好的野秋梨实在难得,她恨不得再长出一双手臂,多背几个背篓,将树上的果子全都摘回家。
简玉华见蔡彩英一副被割了肉的心痛模样,安慰道:“说不定咱们明天能遇上更好的呢,而且大姐你家里还没有存柿子吧?摘点柿子做成柿饼留着冬天吃也不错。”
张国辉正抱着个秋梨啃,听了简玉华的话,也抬头嚷嚷道:“娘,咱们明天去摘柿子吧?”
冬季鲜果难得,果干自然就成了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对于他们来说,果干的种类是越多越好。
“柿饼比梨子干好吃,娘你就别心疼了。”张国辉朝蔡彩英挤眉弄眼道。
蔡彩英被张国辉这么一打岔,心中地不舍顿时淡了几分,没好气道:“吃吃吃,你整天除了吃还知道什么?”
“还知道玩儿!”
张国辉说完之后,怕被他娘抓住给打一顿,笑嘻嘻地跑远了。
蔡彩英朝天翻了个白眼,“你个臭小子。”
回家的途中,小远意外发现了一株毛桃藤。
“娘,这个是不是小舅舅给我们吃过的那种果子?”顾承远指着不远处依附着一棵乔木生长的毛桃,好奇道。
简玉学和小远、圆圆玩得好,每次来镇上都会给他们俩带点小零食。
顾承远记得去年小舅舅给他带过差不多模样的果子。
简玉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颗颗毛茸茸的野生猕猴桃挂满了树。
“哎呀,这是毛桃。”
简玉华惊喜地放下背篓,“蔡大姐,这里有一株毛桃藤。”毛桃也就是猕猴桃,毛桃是他们老家那边的叫法。
蔡彩英上前一看,“还真是。”
随后她夸道:“小远的眼力不错啊。”
发现了新品种的果子大家都很高兴,但他们的背篓现在已经装不下了。
“要不咱们先弄点下,手里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至于剩下的,明早天不亮咱们就起床,赶在大部队进山之前过来把它们给摘了?”
蔡彩英看着毛桃,一脸地跃跃欲试。
“天没亮?那是多少点啊?”简玉华有些迟疑道。
自从来了随军,她已经堕落了,衣服不用自己洗,早餐顾卓文从食堂打回来,就算现在顾卓文出任务去了,她也是睡到自然醒,起来之后也是随便下点挂面,已经很久没有早起过了。
“五点多吧。”
“!”简玉华眼前一黑,五点多她可起不来啊。
“蔡大姐,我觉得明天再来摘还是有风险,万一待会儿也有人走这条路下山呢。”简玉华严肃道。
“那可怎么办?”蔡彩英有些发愁,就算现在把背篓里的秋梨送回家再赶过来摘也来不及啊,一来一回都快六点了,山里晚上可不安全。
野生的猕猴桃藤营养不够,结的果子大概只有一两百个。
简玉华想了想,道:“将果子连带着周围的藤条割下来,之后用草绳绑起藤条,再找根木棍两头挑起来应该能带回去。”
猕猴桃的果子是一簇一簇结的,只要将果子附近的藤条割下来就行,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植株。
“哎呀,是个好主意,这样也就不用手拿着了。”蔡彩英笑着道:“还是小简你脑子转得快。”
见蔡彩英同意自己的想法,简玉华暗地里松了口气,五点她实在是起不来。
“小简你去割藤条吧,我去搓草绳。”蔡彩英道。
“行。”简玉华点头。
一通忙碌下来,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七点了。
今天太累了,不想做饭,简玉华带着俩孩子吃的食堂。
这样上山采秋的日子一连过了好几天,就连原本听到“上山”两个字就开始兴奋的顾承远都有些抗拒之后,他们总算是采摘完了附近山里大部分野果。
终于闲下来的简玉华拿了件做了一半的衣服上隔壁吴家找王玉珠聊天。
王玉珠的脚虽然没好全,但是已经不影响行走了,她此刻正坐在餐桌上准备过几天回去上课的教案。
见了简玉华手里摆弄着的衣服半成品,她好奇道:“这是给你家小远还是圆圆做的衣服?”
简玉华摇头,“他们俩的我已经做好了,先做的外套,赶着秋天穿,夏装明年再说,小孩一年一个样儿,现在做好明年夏天穿的时候说不定就不合身了。”
“棉袄呢?你准备了没?这里可比你们老家要冷。”
王玉珠知道简玉华的老家地理位置比军区更偏南一点,冬天要比这里暖和,从老家带过来的袄子不一定够厚,要是没个准备,孩子和大人都要挨冻了。
“棉袄还没做。”
简玉华刚缝补完一个袖子,低头剪断丝线,接着继续道:“再过不久是不是能去摘棉花?我准备去了之后换多一点棉花回来再给他们俩做棉袄。”
王玉珠理解地点头,她转过身子继续写她的教案,两分钟之后,她放下手中的笔,离开餐桌来到简玉华跟前。
“不对啊,你既不是给小远也不是给圆圆做衣服,那这衣服是给谁做的?”王玉珠比划道:“这么大件,你肚子里的孩子也穿不上啊。”
王玉珠在几天前就已经知道简玉华怀了龙凤胎的消息。
坐着的简玉华见王玉珠一语道破自己怀孕的事儿,脸色依旧不变。
吴淑月跟她娘关系一向要好,两人无话不谈,吴淑月知道了的事情,就代表王玉珠也知道了。
反正她也没想隐瞒,知道了就知道了。
简玉华理平袖口,没好气道:“问题那么多,我就不能给自己做?”
王玉珠语气肯定道:“哈哈哈,这是给你家老顾做的吧?”
“黑不溜秋的颜色,一看就不是你喜欢的。”
简玉华之前晒在家属楼后边的十几块布料她见过,有好几种颜色,淡黄和蓝青都挺合适的,犯不着用不喜欢的黑色给自己做衣服。
简玉华确实不太喜欢深色系的衣服,她喜欢明亮的浅色,不过在这个年代,有的穿就不错了,没想到王玉珠会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