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刘春花听了姜如意的话,转头直奔隔壁村。
  她对这个村子了解不多,只知道叫铁牛村,村里务工的人很少,都是以种田为生,至于为什么叫铁牛村她也不知道了。
  娘俩刚进村头,便看到几个老人围坐在一棵大槐树下拉家常。
  刘春花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姜如意正在给她做心理建设,在外人看来,就是刘春花抱着个孩子急得团团转。
  有位大娘注意到这边的动静,朝她看了过来,“姑娘,你是来找人还是?”
  “不是不是,”在姜如意的一再鼓励下,刘春花终于胆子变大了些。
  “大娘,我是想买些土特产,在这里又没有熟人,正愁的不知道要怎么办呢。”刘春花笑着上前,亲切和善的面相天生就让人多了几分好感。
  大娘闻言撇了眼她怀里的姜如意,见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奶娃娃,便有了猜测,“是想收些土鸡蛋和红枣吧?看你这样子也是刚生产不久,怎么不叫你男人出来买?”
  “他.....”刘春花苦笑着,大娘们都是人精,一看就知道肯定是男人指望不上。
  有几个心软的当下便站了起来,“鸡蛋我家里倒是有一些,你要是价格合适,我领你上家里看看。”
  “好好好,您放心,市面上什么价我就给您什么价,保证不少您的。”
  刘春花喜形于色,刚才她就已经问过了,如意说土鸡蛋土红枣这些在镇上都是稀罕东西,有钱人都乐意买。
  可就在大娘要带她回家时,一旁摘野菜的一位大婶冷不丁开口了,“我说王婆婆,这人来历不明又是个生面孔,你就这么放心带她回家啊?而且我看她这样子,也不像是个有钱的,别到时候被人骗了还不知道!”
  王婆婆一听顿时怔住了。
  她虽然觉得刘春花看着不像这种人,但万一真的拿不出钱,岂不是白瞎功夫。
  “王婆婆,这样吧,我就在这等您,这里这么多人看着,到时候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您看行吗?”刘春花也不是闷葫芦,见对方怀疑自己,当即表态。
  有了这话,王婆婆也不再多说,不多时就提了个篮子过来。
  “你看看,都是自己家的鸡下的蛋,都好着哩!”
  刘春花掀开篮子上盖着的蓝布,果然都是正宗的土鸡蛋,只是数量不多,只有十来个。
  “这也正常,鸡蛋在这年代都属于稀罕物,普通人家能有就不错了,想来这几个鸡蛋还是老人想留给后辈才攒下来的。”
  姜如意猜测得没错,大娘也是如此解释了一通。
  刘春花笑着将篮子接过,“好,都是好东西,鸡蛋我收了,按七分钱一个,您看行吗?”
  “七分钱一个?”
  周围看热闹的大娘们顿时议论起来,前半年来村子里收鸡蛋的鸡蛋贩子给的还是6分钱,可现在这大妹子竟然给七分!
  别小看这一分之差,在这个经济贫瘠的年代还是很值钱的。
  当下更多的大娘心动了起来,尤其在刘春花当场给大娘结算完毕之后,家里有存货的一窝蜂将东西拿了过来。
  而此时的刘春花虽然表面上笑盈盈的,实则心里已经捏了把汗,“娃啊,这么多东西我们能卖得出去吗?回头要是亏了可咋整啊。”
  “你就放心吧,农村土特产向来是抢手货,而且你别忘了今天还是镇上赶大集的日子,一定能卖得出去。”姜如意饿了,正抱着刘春花给她做的小奶灌嘬嘬嘬个不停。
  到最后,刘春花不止收到了鸡蛋红枣,还有村民自己做的一些特产干粮咸菜,甚至有位婶子连自己做的毛豆腐都拿了过来。
  刘春花见好就收,估摸着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便准备结束这次采买,由于东西太多,村民还自发弄了辆牛车送她。
  等赶到镇上大集已经是半下午。
  刘春花用稻草把鸡蛋铺好,又将一些干粮吃的摆在布单上,周围同样有摆摊的好奇问她,“大妹子你咋这个时候才来,早上人才多呢,这会都已经买完回去了。”
  “我也想早点来,这不是没赶上吗?”
  刘春花笑笑,主动和对方套起近乎。
  也是这时姜如意才发现,她这个便宜娘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般死板无能,有些时候她其实也很能懂得变通。
  感受到被女儿夸了,刘春花笑得更开心了,看了一下周边环境便吆喝起来,“卖鸡蛋了,自家散养的土鸡蛋,好吃不贵又营养。”
  吆喝起到了作用,真有两三个人被吸引过来,看他们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乡里人。
  就在刘春花以为自己要顺利开张时,其中一个女人问完价嫌弃地表示,“一个鸡蛋还敢要9分,7分卖不卖?”
  刘春花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没做过生意,还以为真是自己价格开高了。
  可她收来的价格就是7分,要是再7分卖出去,岂不是白折腾?
  “就9分,7分卖不了。”刘春花刚说完,女人便嫌弃地一挥手直接走了。
  刘春花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还是姜如意安慰她。
  “别发愣,她不买有人买,大集上市场价就是9分,她要你7分就是想故意压价的,你要是答应了才是冤大头。”
  听她这么说,刘春花心里好受了些,可鸡蛋要是卖不出去,她给出去的钱就收不回,到时候岂不是血本无归。
  “你听我的,反正不能7分卖。”
  “行,我再吆喝吆喝。”
  刘春花和姜如意一来一回,完全没注意到街对面粮油店前停放着一辆奔驰W140。里面坐着的一个三四岁小男孩正奇怪地盯着刘春花瞧。
  “予离,你在看什么?”
  一旁男孩的家长注意到他的目光,被称为予离的小男孩指了指刘春花所在的方向,“那个阿姨,在自己和自己对话。”
  男孩的家长扫了一眼,见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他并没有注意到,小男孩说的是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